徐玫玲 副教授暨系所主任

by | |
    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與德國漢堡大學音樂學研究所,獲哲學博士,主修系統音樂學,副修歷史音樂學與社會學。現為輔仁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。開設之課程包括西洋音樂史、音樂美學、音樂學導論、音樂評論、論文寫作與研究方法、表演藝術文化生態與音樂科教材教法等,研究主題從西方歌劇發展、西方音樂美學之議題到流行音樂的探討、音樂與政治等。對臺灣議題亦是長期關注,例如流行音樂之發展、臺灣音樂教育與社會變遷的關係和臺灣當代作曲家之研究,並發表相關的學術論文,更為《臺灣音樂百科辭書》(遠流出版公司) 之〈流行篇〉主編,且撰寫百餘辭條,約七萬字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重要論文:

〈流行音樂在台灣─發展、反思和與社會變遷的交錯〉,發表於2001年三月輔仁大學藝術學院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「音樂‧社會‧人」及《輔仁學誌》,第二十八期,民九十年,頁219-233。

〈音樂與政治─以意識型態化的愛國歌曲為例〉發表於《輔仁學誌》,第二十九期,民國九十一年,頁207-221。

〈莊歌劇的歷史回顧〉,發表於《輔仁學誌》,第三十期,民國九十二年,頁211-225。

《音樂中的本尊與分身─音樂評論與音樂美學》,「2004年國際表演藝術評論研討會論文集」,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主辦,2004年7月29 - 30日,頁70 - 79。

〈《亞細亞的孤兒》vs.《向前走─談臺灣流行音樂研究的瓶頸與願景》〉,《關渡音樂學刊》,台北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,2005年6月,頁51 - 69。

〈十九世紀「絕對音樂」的美學發展─兼論與「標題音樂」之辯證〉(The Aesthetic Development of Absolute Music in 19th Century – A Dialectic Discussion with Program Music),《關渡音樂學刊》(Guandu Music Journal)第五期,台北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,2006年12月,頁105 - 122。

〈用《上帝的羔羊》歌頌上帝:陳泗治〉,《台灣當代作曲家》,台北:玉山社,2006年12月,頁40 - 53。

〈意與象之間─馬水龍音樂作品中視覺聯想之初探〉,《馬水龍作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─聽見臺灣的聲音》,國立臺灣交響樂團,2008年,69 – 86。

〈論台灣當代基督教音樂 ─ 一個與流行歌曲交疊的觀點〉(A Discus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in Taiwan ─ Focusing on the overlapping aspects of the Church songs and the popular ones),《基督宗教與音樂國際研討會》,私立輔仁大學音樂學系,2011年7月。(預計出版中)


專書:

《台灣的音樂》(與顏綠芬合著),台北縣: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,2006年1月第一刷,2007年1月第二刷,2010年第三刷。

《臺灣音樂百科辭書》,〈流行篇〉主編。台北市:遠流出版社,2008年11月。

《西洋音樂美學發展之辨證》。台北縣:輔仁大學出版社,2009年1月。

2 意見:

Unknown
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輔大音樂系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張貼留言